今夜,我决心不做舔狗

5月25日,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,谐音“我爱我”。趁着今天,我们来聊聊应该怎样爱自己。

爱,在我们的文化中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字眼。社会总在强调责任,强调义务,唯独没有教我们怎样去爱。这就导致很多人不懂得爱自己,或者在爱别人中迷失,忘记了爱自己。

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。

一个朋友在英国留学,靠奖学金艰难度日。女朋友在国内读研究生,当时正值iPhone8发布,她就每天念叨同学都在用,吵着想要,而他不想再跟父母要钱,只能每天靠吃一顿饭,从自己牙缝里抠出钱来,在女朋友生日那天送了一台iPhone8。结果没过多久,女朋友又喊着自己的电脑不好用了,想让他给换新的。周围的人都看不下去了,让他对自己好一点,他却还在犹豫。

看到这里,你是不是觉得我这个朋友活得像舔狗一样?但这样的感情注定是畸形的。最后他们并没有应有尽有。几年过去,两个人也总是分分合合,感情坎坎坷坷。

正应了那句歌词:“自己都不爱,怎么相爱,怎么可给爱人好处”,一个做不到爱自己的人,也不可能真正的去爱别人。

当你不爱的自己的时候,会有哪些表现呢?

1.负面的自我评价:“我不行”“我配不上”“我没资格”“我太差了”

2.不屑于自我表扬:同样一件事,别人做到了,你拍手称赞,仰慕不已;你自己做到了,就觉得理所应当,小事一桩。

3.渴望把自己塑造成别人喜欢的样子:打耳洞,是因为男友喜欢;不打耳洞,是因为男友不喜欢;对方喜欢文艺范儿,你就拼命文艺;对方喜欢肌肉型,你就拼命去锻炼,最后连自己到底是谁都忘记了。

很多舔狗都喜欢这样做,为了博对方一笑,可以把自己的脸丢到地上摩擦,无限地改变自己,把博取对方欢心作为自己的全部价值。而把自我价值维系在别人的评价上,就意味着对方可以无限地伤害你。

4.用不可能的高标准要求自己:希望自己变得优秀,非常优秀,给自己树立了诸如25岁有房有车、35岁财务自由等等遥不可及的梦想,反过来厌弃现在的自己。

用一句歌词来形容,就是“你仰望到太高,跌落的只有自己”


当你自我厌弃、自我贬低时,会损害我们的自我价值感。当我们的自我价值受到威胁,大脑中分管负性情绪的杏仁核就会被激活,人体的压力反应会提升,同时,自我批判还能让人产生羞愧感、内疚、愤怒等负性情绪,反过来激活额外的杏仁核活动,从而与应激相关生理反应进一步升高。


今夜,我决心不做舔狗

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

就这样,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相互作用,形成恶性循环,我们就会活得很丧。

所以,今夜,我们不做别人的舔狗,我们要学会爱自己。

怎么爱?

研究发现,同情式的自我支持可以打破上述不爱自己导致的恶性循环,让我们从坏心情中走出来。

心理学研究者提出,同情式的自我支持包括两方面的构成:自我价值感和自我关怀。


先从自我价值感说起。

自我价值感包括两个方面:“有条件”的和“无条件”的。

有条件的自我价值感是指我们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,可以通过肯定自己已经获得的各类成就来提升比如说,通过了考试啊,练出了肌肉啊,我升职加薪了,我帮助了别人,克服了困难等等。

无条件的自我价值感是指我们天生就具有的,比如说,我很漂亮,我个子很高,我脑瓜子好使等等这样的。

一说到提升自我价值感,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努力、奋斗,这都是在提升有条件的自我价值感。这样做有一个潜在的风险,就是很容易让我们把自己的价值建立在外在标准上。比如一个学霸把自我价值感都寄托在考试上,他面对考试的压力就越来越大,一旦发挥失常,自我价值感就要归零;而且,当他步入社会,没有特定的考试给他时,他建立起的自我价值感就又消散了。

所以,我们需要配合提升无条件的自我价值感。

要提升无条件的自我价值感,我们不仅需要从内心赞赏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美好的点,同时也需要从内心接纳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美好的点。我个子矮,我会羡慕高个子的女生,但是我不因为我矮就讨厌自己,这就是一种接纳。

除了以上方式,我们还可以“让生活给自己一个拥抱”,通过自我关怀,达成自我支持。

我们可以做的自我关怀包括两方面:

一方面是去参加积极的活动。说白了就是做点能让自己高兴、感兴趣的事,让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,比如去健身啊,看欣赏画展啊,跟朋友游玩,有的人给自己花点钱什么的就很开心;

另一方面是感受、体会积极的感觉。正在做开心的事情时,沉浸在里面,感受幸福与欢欣;回忆一些过去的美好,也能体验到积极的感觉。

总结一下,我们可以这样做:

今夜,我决心不做舔狗

所以,从今天起,爱自己多一点。

参考文献:Berking, M. , & Whitley, B. . (2014). Affect regulation training ||. , 10.1007/978-1-4939-1022-9.文:暗涌

原创文章,作者:互联网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ixinli.com/540.html

(0)
上一篇 2021年8月29日 下午10:48
下一篇 2021年8月29日 下午10:49

相关推荐

  • 给大家讲个鬼故事……2021年已经过去了200天

    作者:译言来源:微信公众号:译言(ID:yeeyancom) 给大家讲个鬼故事……2021年已经过去了200天。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:正要准备坐下来完成一项重要任务时,突然发现自…

    2021年8月29日
  • 自卑的人很在乎别人,深度解析自卑(附攻略)

    一 阿德勒认为自卑是人基本属性,而且还认为自卑是人进步的动力。 这样的理论,影响了很多人。 一方面我们被自卑所折磨,另外一方面,我们不得不接受它,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来减缓自卑…

    2021年8月29日
  • 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好:如何发现自己的闪光点?

    发现闪光点,是自我实现的第一步。 也许你不难留意到,生活中那些把自己的闪光点发挥到极致的人,往往更轻松的创造不凡的成果,甚至成为某方面的大咖或者大师。 也许你会觉得羡慕,或者自愧不…

    2021年8月29日
  • 弟弟妹妹小,让给弟弟妹妹吧

    「弟弟妹妹小,让给弟弟妹妹吧。」每当看到家长在一边对自己的孩子们进行这样的谦让教育的时候,我的内心就倍感赞赏,想着以后也要这样引导我的孩子拥有谦让和分享的美好品质。 但是,经过一番…

    知识 2021年8月29日
  • 为了那点面子,幸福都不要了?

    有人说,我们的一生都活在比较当中。 小时候比学习,长大了比对象,比工作,比房子,比车子,比孩子,老了比健康,比谁家孩子孝顺,比谁活得长。就是不知道去了另一个世界,还要不要比比谁家烧…

    知识 2021年8月29日
  • 心理学角度读懂贾玲和她的“李焕英”

    很多人在质疑贾玲消费她母亲。但在我翻找了网络上贾玲的很多采访后发现: 她的状况更像是一个无法走出“母亲去世”创伤的人,在不由控制地不断重复母亲去世的痛苦记忆,类似我们常说的“闪回”…

    2021年8月29日
  • 摆脱负能量,情绪管理终极攻略

    人际边界和情绪边界 在我们讨论情绪管理时,也不得不提到一个流行的概念,“边界”,简单的说,“边界”可以这样定义: 为自己的情绪/行为负责,不把自己情绪的责任/行为的责任推给别人; …

    2021年8月29日
  • 学不会的东西,过了几天自动会了,究竟是为什么?

    学不会的东西,过几天就自动会了,基本上每个人都经历过。这到底是神的旨意,还是大自然的馈赠?——欢迎来到本期的《走进科学》。 事实上,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: 考完试,等到成绩下来,拿到…

    2021年8月29日
  • 网络骂战求生指南

    上周中秋节的时候参加了知乎在成都举办的阴阳怪气展,还跟大家一起聊了聊阴阳怪气的事。其实我们混迹网络,难免会碰到一言不合就开喷的情况,张昕老师之前对杠精的类别可以说分析地很透彻了。网…

    2021年8月29日
  • 朋友老是劝分,要不要听?

    很多恋爱中的人都曾有过类似的苦恼:“我非常在乎我闺蜜的看法,但是她觉得我男朋友不靠谱,有时候觉得她说的挺对的,然后就会跟男朋友吵架,很矛盾”。 朋友对我们爱情的影响可能比想象中的要…

    2021年8月29日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
Warning: error_log(/www/wwwroot/shixinli.com/wp-content/plugins/spider-analyser/#log/log-1316.txt): failed to open stream: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/www/wwwroot/shixinli.com/wp-content/plugins/spider-analyser/spider.class.php on line 2900